南音
在他的墨鏡裡
看不到二泉的月映有多麼矇矓
只記得少年時
練習著二胡時琴弦勒出了血紅
三十四歲後失明了
怎麼用他雙眼尋找自己的光榮
小時候拉奏著浪淘沙
他們說他是個天才兒童
*可是下一個畫面裡
他就走在街頭販賣著他的童夢*
#喧嘩酒家中擁擠的小巷中
他拉著等待著誰為他而動容
音樂沒人懂
打賞要人懂因為他真的很窮
漆黑北風中飄渺的燭光中
他想他總能為人們奏出彩虹
音樂自己懂
一樣有聽眾沿途點亮 他命運的燈籠
二泉映月 他才不管紅與不紅#
圓圓的墨鏡裡
自圓其樂昭君出塞自有人歌頌
他人窮名不窮
他人窮志不窮音樂證明他有用
回家路上由他老婆
摻扶著拉奏著那一曲才最感動
不知道路過的聽到的
免費的有沒有因此心痛
REPEAT*#
最親愛的聽眾
想像他們的臉孔流淚或滿臉春風
老爸是他英雄 他慈祥的臉孔
也漸漸地消逝在南音的琴聲中
REPEAT#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南音之源起及價值
引言
說唱文學及音樂為中國有着悠長的歷史 [1],而在廣州粵語系一帶,南音是最受歡迎的說
唱文學之一 [2]。由於與當時人民生活貼近,故可推斷其文本在一定程度上應能反映當時之社
會面貌,而同樣地其文化則能表現廣東及粵語系之某些特色。但由於傳統社會中,文人雅士
對南音此等「俗曲」有偏見 [3],所以一直以來的研究不多 [4]。此文僅就筆者搜集得來之資料,
在南音源起問題上對現有研究之見解作補完及整合,以及簡述南音之價值。
南音之源起
就南音之源起,《南音與粵謳之研究》(梁培熾著) 一書 [5] 對「源自江、浙」及「生於廣
東」兩種說法有詳細分析,但欠簡明之源起及過程。下文將以梁培熾的分析為基礎,再加以
其他資料印證,對南音之源起及其過程作簡單的叙述,而各資料來源則見於注譯。
正如文首提到,說唱文學於中國有悠久的發展歷史。但若要追塑南音之源起,影響較深
的應是廣州本土山歌,後來吸收了外省說唱 (主要是江、浙南詞) 的一些優點,再形成廣州
的說唱文學及音樂 [6]。起初一概稱為「木魚歌」或「摸魚歌」,有文獻記載者則至少於康熙
年間未有「南音」之稱 [7]。到了接近清末,木魚歌的發展漸漸分為二途,一為較多口語、每
句字數不一、配以小鑼小鼓的「龍舟」,一為較接近「七言古風」、配以箏或胡琴的
「南音」[8]。至於究竟是於何時開始分界,現已無從稽考 [9]。清末曾出版南音版《紅縷夢》,
文詞句式及韻尾均符合前文所述的特質 [10],可見起碼於清末甚至更早就出現自成一派的南
音了。其後為南音之全盛時期,在二十世紀初傳到香港時亦成為一時之風尚 [11]。
順帶談一談木魚、龍舟與南音之別。此三者由於文詞格式頗為相似,起源亦相同,故有
曲藝者說這些曲譜通常可以「一詞三唱」[12]。同時,亦由於當時在印刷曲本的過程中,有時
龍舟會經過「讀書人」修改,有時南音會經過民間口耳相傳,所以令龍舟及南音在文詞上有
時候會難以分辨 [13]。
南音之價值
南音作為廣州特有的說唱文學,現在被徹底遺忘了實在令人可惜。以香港為例,新一代
以現時的社會環境及教育制度而言,絕少有機會接觸到南音 [14]。若要保存此廣州民間文化,
則必需先理解其價值,才能有目標地進行保存及研究的工作,下文將簡述南音之文本及文化
價值。
南音為民間藝術,其文詞水準參差,但當中亦不乏具有文學價值的作品。最有名的當然
是《客途秋恨》,不但成為最受歡迎的南音之一,而且還引來不少外國學者的注意及研
究 [15]。此外,前文提到的南音版《紅縷夢》,陳潞在《韻海拾貝》對「葬花詞」一節作分
析,其文詞創作及韻腳的運用甚至比原書及越劇版更優勝 [16]。同一書中,陳潞亦指出一些
不太有名的南音的文詞創作也經過仔細「鍊字」[17],可見創作者花過不少心血。由此可見,
不單止某幾首著名的南音作品有文學價值,還有其他未經廣傳的作品是有待研究人士去發掘
其文本的價值。
文章開首已提到,南音既與當時人民生活密切,其文本中定必顯出當時的社會狀況,具
有社會文化研究的價值。這方面的例子多不勝數,例如南音在白話文運動、反美華工禁約鬥
爭、辛亥革命等時期積極地參與運動 [18],在國共內戰其間香港報章亦不時見有反戰內容的
南音文詞 [19],同一時其國內在毛澤東的「古為今用」思想下亦有宣傳共產黨思想的南音
[20],充份反映當時的社會。在香港備受敬重之南音瞽師杜煥更寫了《失明人杜煥憶往》,內
容叙述了他一生飄泊的故事,當中既可了解當時社會的情況,亦夾雜了他的感想 [21],對歷
史研究有相當幫助。七八十年代後雖然漸漸已鮮見有公開南音演出,但文學創作上仍有以南
音為格式的作品,如《香港是我家》一書中有《世紀末南音》一文 (1989),以南音講述當
時香港人心惶惶、移民潮湧現的情況 [22]。
總結
南音不論在文本及文化上都有價值,值得我們去保存及研究。但在香港現行的歷史教育
上,完全無視了對香港本土的認識 [23],以致南音及許多其他香港的歷史都很快被遺忘。前
文所述之南音起源本應是很基本的資料,但現在仍需要翻查不同書籍才稍為明白。我認為如
要有效地做南音的保存工作,就必需先由教育開始,先讓新一代對南音有認識,才會有人繼
續關注南音。
(1605字)
注譯:
[1] 發展簡述見《香港地水南音初探》P.7,李潔嫦著。
[2] 有曰於二十世紀初為家傳戶曉,見《龍舟和南音》,符公望著,刊於《方言文學》第一
輯 (1949) P.42,新民主出版社出版。
[3] 引自《民間文學之粵歌 – 由劉三姐談至陳寅恪、李白、曹植》,陳潞著,刊於《韻海
拾貝》P.89。類似觀點亦見於 [4]。
[4] 引自《粵調說唱文學發展概略》,梁培熾著,為《南音與粵謳之研究》一書之導言
(P.20)。
[5] 詳見《南音的產生》,梁培熾著,刊於《南音與粵謳之研究》P.31。
[6] 以下三者均支持此說法:
符公望,原文來源與 [2] 相同。
梁培熾,原文來源與 [5] 相同,P.34。
李潔嫦,《南音的起源和發展》,刊於《香港地水南音初探》P.8。
[7] 以屈大均所述,在康熙年間已有極類似南音的說唱文學,但未有南音之稱。見於《唱龍
舟有鑼鼓襯托》及《客途秋恨提高了南音地位》,陳潞著,刊於《韻海拾貝》P.98 及
P.100。
[8] 此說源自龍舟唱曲者符公望,原文來源與 [2] 相同。
[9] 此說源自龍舟唱曲者符公望,原文來源與 [2] 相同。
[10]有關分析見《廣東俗曲家才情不俗》,陳潞著,刊於《韻海拾貝》P.102。
[11]見《南音在香港早期的概況》,李潔嫦著,刊於《香港地水南音初探》P.16。
[12]出自曲藝家李銳祖,見於《南音的起源和發展》,李潔嫦著,刊於《香港地水南音初探》
P.9。但同時符公望亦指出龍舟部份句子字數過多,而南音「丁板太死板」,故龍舟未必
可以用南音唱法來唱,原文來源與 [2] 相同。
[13]此說源自龍舟唱曲者符公望,原文來源與 [2] 相同。
[14]以筆者及身邊所接觸的同齡人士為例。
[15]見《客途秋恨及其作者問題》,梁培熾著,刊於《南音與粵謳之研究》P.63。
[16]有關分析見《廣東俗曲家才情不俗》及《南音的押韻、換韻、減字、襯字》,陳潞著,
刊於《韻海拾貝》P.102及P.104。
[17]有關分析見《粵劇受重視聲中說南音》,陳潞著,刊於《韻海拾貝》P.106。
[18]原文來源與 [4] 相同。
[19]見《南音在香港早期的概況》,李潔嫦著,刊於《香港地水南音初探》P.26。
[20]見《南音、龍舟和本魚的流傳和發展》及《南音、龍舟和木魚的主要特點》,蔡衍棻著,
刊於《南音、龍舟和木魚的編寫》P.5及P.7。
[21]文詞見於《飄泊紅塵話香江:失明人杜煥憶往》之小冊子,榮鴻曾及李潔嫦撰稿,香港
歷史博物館出品 (錄像資料)。
[22]《世紀末南音》,鍾華楠著,刊於《香港是我家》(1989)。
[23]以筆者所接受的歷史教育而論。
參考資料:
● 《香港地水南音初探》,李潔嫦著,2000
━ 第一章 地水南音源流概說 (P.7-14)
━ 第二章 地水南音在香港的發展 (P.15-54)
● 《南音與粵謳之研究》,梁培熾著,1988
━ 導言 粵調說器文學鄧在概略 (P.18-21)
━ 第一篇第二章 南音的產生及其鄧展 (P.28-43)
━ 第一篇第四章 客途秋恨及其作者問題 (P.63-96)
● 《韻海拾貝》,陳潞著,2000
━ 粵劇、粵歌、粵語 (乙輯) — 民間文學之粵歌 (P.89-134)
● 《方言文學》第一輯,新民主出版社編,1949
━ 《龍舟與南音》,符公望著,1948 (P.42-61)
● 《南音,龍舟和木魚的編寫》,蔡衍棻著,1978
━ (一) 南音、龍舟和木魚的流傳和發展 (P.1-6)
━ (二) 南音、龍舟和木魚的主要特點 (P.6-10)
● 《粵曲歌壇話滄桑》,魯金著,1994
━ 杜煥清場唱淫曲《陳二叔》(P.189-192)
● 《香港是我家》,鄭寶璇編,1989
━ 《世紀末南音》,鐘華楠著 (P.283-292)
● 《四米厘》,香山亞黃著,1982
━ 《南音》(P.46-47)
● 《顧曲談》,禮記 (羅澧銘) 著,1958
━ 十二;地道粵曲——南音 (P.32-35)
● 《香港掌故》,張知民著,1982
━ 十一、五十年來茶樓的歌唱者—龍舟歌—瞽師南音 (P.16-18)
● 《飲食香江》,吳昊著,2001
━ 茶樓美妙歌樂聲
• 茶樓掀唱風 (P.36-37)
• 歌壇大唱龍舟曲 (P.37-38)
• 纏綿南音比拼冷面笑匠 (P.38-42)
• 瞽姬氣慨勝男音 (P.40-42)
● 《飄泊紅塵話香江:失明人杜煥憶往》,香港歷史博物館出品,影片由鄧鉅榮導演、榮
鴻曾監製,小冊子由榮鴻曾及李潔嫦撰稿 ,2004
北管
北管即“北管音樂”,又名“小調、小曲、曲仔、北曲”,是一種絲竹音樂,流行於泉州市惠安城關、塗嶺、輞川、山腰、南埔、後龍等地的民間音樂和曲藝形式,與“南管”(南音、南弦)並稱為“南弦北管”。
清代,上海、江蘇、浙江、廣東等地的民間音樂,通過海上運輸、南下鹽兵、淮河缺堤難民等渠道,傳入惠北(今泉港區)。後經號稱“峰尾三九”的北管名藝人劉阿九、劉進九、劉扣九等努力,盛行於泉港山腰、壩頭、安兜等地。光緒八年,劉阿九受邀參加泉州“送孔子”南弦北管出遊活動,震動聽眾,泉州府台申報上憲,賜與“佾生”,送如府學就學,並為其取藝名舞庭。一年一度的“送孔子”,舞庭均受邀赴會。從此,北管受到地方官吏、文人學士的欣賞推崇。為區別于“南管”,就把這種源於外地的民間樂種稱為“北管”。
南曲
南曲。又稱南樂、南音、南管,相傳為五代孟昶整理古華夏之音而創立的。孟昶也被視為南曲祖師。又據民間傳說,南曲是唐朝末期閩王王審之兄弟入閩時帶來的,原是宮廷高雅音樂,傳入民間後,與民間樂種逐漸融合,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,又受到元曲、昆曲、弋陽腔等的影響,形成了一種地方色彩濃厚的樂種。
什麼是南曲、北曲?
“南曲”和“北曲”都是指以地域來劃分的戲曲、散曲所用的各種曲調的統稱。 南曲是宋(西元960—西元1279)元(西元1279—西元1368)時期南方的各種曲調的統稱,北曲是宋元時期北方各種曲調的統稱。南曲大部分來源於唐(西元618—西元907)宋大麯,宋詞和南方的民間曲調,用韻以南方的語音為標準。音樂上用五聲音階,聲調、柔軟、輕和,用笛簫來伴奏。
而北曲也是源于唐宋大麯,宋詞和北方的民間曲牌,並且吸收了金(西元1115—西元1234)母音樂。音樂上用七聲音階,聲調上遒勁,樸實,大多用絃樂器伴奏。因而有“弦索調”之稱。
留言列表